|
|
 |
“我的讀書故事”征文活動獲獎征文—《我和女兒一起學國學》郭義海 |
|
我和女兒一起學國學 郭義海 女兒讀初中時,我發現她對語文書里的古文和古詩詞等課文不太感興趣,她說那些文言文難懂,還得學會用白話文翻譯,古詩詞的這些名句背起來容易但真正弄懂弄通也不容易,反正挺讓人頭疼的,要不是在考試中占有一定分數,真就不想去下這些功夫費這些時間了。我深知現在的孩子學習很累,對于這種厭學現象,作為老爸如果只是簡單鼓勵幾句,又覺得是應付差事。那么怎么辦才好呢?幾經思索我終于想了個小妙招,我說咱們一起學點國學吧,課文上的這些知識也是國學 |
|
 |
“我的讀書故事”征文活動獲獎征文—《我的讀書故事》劉紫軒 |
|
我的讀書故事 劉紫軒 五歲,少不更事的年齡,只因和伙伴捉迷藏意外地闖入了書房而碰落了一地的書。 我下意識地翻閱起來,但卻發現其間不過是充斥著許多密密麻麻的小東西,又隨機地挑了幾本來看,卻也是如出一轍。正當我覺得甚無趣而欲轉身離去時,只聽見咯噔一聲,我循聲而去,只看見一個小黑皮本子穩穩當當地躺在地板上。我出于好奇,便捧在手上玩弄了一番,忽而我被一些五顏六色的插圖吸引住了。關于插圖的內容,現在大致還記得一二,其中似乎有畫著青蛙的,海魚的,印象最為深刻要 |
|
 |
“我的讀書故事”征文活動獲獎征文—《圖書館里讀春秋》杜希強 |
|
圖書館里讀春秋 杜希強 在業余時間,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本市的圖書館。因為那里的十幾萬冊的藏書以及千余種的期刊、報紙和雜志。她們個個好像名媛佳麗、山珍海味,每每使我百讀不厭,千吃不膩。圖書館也像一塊磁石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每時每刻都向我發射神奇的磁磨力,簡直成了我除吃飯睡覺之外的另一個家。 開始迷上圖書館,是我剛學寫作的時候。那年正逢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。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,我寫了一篇紀念散文,拿到當地《遼南文學》編輯部。老師中肯地對我說,要多讀點 |
|
 |
“我的讀書故事”征文活動獲獎征文—《書香伴我成長》王柱森 |
|
書香伴我成長 王柱森 別人都說我是一個喜歡書的人。我自己也有感覺,就是不管在何處的大街上,還是在機場候機,最喜歡的就是逛書店。為什么喜歡書,可能與少年的經歷有關。 我出生在渤海灣西邊的一個小漁村,原是窮鄉僻壤,鹽堿地上生白毛風的地方,傳說林沖刺配滄州路,火燒的草料場離小村很近。應該說,這里不缺俠膽義腸的故事,但缺少文化浸潤的古風。我家不是書香門第,我記得家里的藏書就是父親單位發的《毛澤東選集》。上小學五年時,我在語文老師的家中看到了《水滸傳》,書上 |
|
 |
“我的讀書故事”征文活動獲獎征文—《缺席的閱讀日》蔡英杰 |
|
缺席的閱讀日 蔡英杰 行動坐臥間幽幽書香,聞之思之令人心神蕩漾。 題記 時間如白駒過隙,轉眼我已人到中年,父親離開好多年,可是那些關于父親如何教我讀書的情景歷歷在目。讀書一直是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父親走后強大精神支柱。 春來夏初的天氣時好時壞,空氣指數像我的心情起伏不定,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,用手拂去墓碑上的灰塵,內心的疼痛也瞬間襲來,霎時蔓延全身撫摸著放在您墓前的這本《論語》書,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視線。父親和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笑臉不停閃動 |
|
|